
9月25日,第十四屆全運會群眾比賽龍舟決賽在溫州龍舟運動中心落幕,賽場上有一支湖北龍舟隊正踐行著“全民全運同心同行”的追夢口號。他們中,有隨時參與抗洪搶險的水上誌願者,有在繁忙工作之餘擠出時間參賽的教師、醫生,有常年在田間務農的村民大媽……他們的人生因龍舟有了全新的色彩。


拿起槳是龍舟隊員
換上救生服是救援英雄

代表湖北參加全運會龍舟賽事的有兩支隊伍,其中男隊來自武漢市蔡甸區龍舟隊,女隊來自恩施州宣恩縣龍舟隊,均是今年5月份在紅蓮湖水上基地舉行的“我要上全運”選拔賽上脫穎而出的冠軍隊伍,能參加此次全運會,用他們的話說,無異於是中了大獎。
隊員兼領隊的邵光飛是武漢市蔡甸區龍舟協會的會長,據他介紹,男隊隊員們都是當地的遊泳愛好者,也是武漢長江救援誌願隊的一份子,雖然這支龍舟隊已成立多年,但這隻是大多數人的興趣愛好,每年僅在端午時節受邀參加個別比賽。“隊裏有醫生、老師、房地產老總等各行各業的人,平時大家該工作的工作,該忙生意的忙生意,下了班就一起到江邊遊泳或者劃龍舟。”邵光飛說。
事實上,作為武漢長江救援誌願隊的一員,他們經常主動請纓,加入防汛搶險救援突擊隊,分赴蔡甸、荊州、新洲等地開展人員救助、巡堤固堤等任務。今年7月20日,隊中多位成員還參與了鄭州特大暴雨的救援搶險任務。而為了備戰全運會,在省水上中心的統一安排組織下,大家稍事調整後,8月上旬又進駐宣恩縣珠山鎮獅子關水庫,在湖北水上運動夏季訓練基地進行封訓備戰。
“一天訓練6個小時,從陸上的體能到水上的技術等各個方麵,省水上的專業教練們對我們進行了專業指導,確實不一樣,每天都能感受到巨大的進步,劃1000米直道賽的成績提高了10秒呢,放在以前想都不敢想。”邵光飛說。更讓人欽佩的是,“負責指導我們的省水上中心皮劃艇教練陳澤,她的母親因為病重還躺在病床上,但陳教練依然排除萬難來到宣恩和我們奮戰在一起,令全隊深受鼓舞,大家也格外努力,珍惜這次機會。”邵光飛說。
放下鐮刀也能伸展拳腳
草根選手享受全運舞台
和男隊聯合組成這條混合艇的湖北女子龍舟隊同樣頗具“故事”。聊起這支參賽隊伍的人員,湖北女子龍舟隊領隊、宣恩縣龍舟協會會長李迎久介紹說:“咱們有1名隊員是擺小攤的,有2名隊員是打零工的,有3名隊員是環衛工人,有4位是在學校食堂做飯的阿姨,此外還有酒店、餐飲店的服務員以及務農的村民群眾……”為了在較短時間裏快速提升水平,他們每天的訓練難度堪比專業運動員,也時常練到吃不下飯,喝水都吐的程度。李迎久感慨:“雖然大家從來沒有專業搞過體育,但都能吃苦耐勞,麵對每天的高強度訓練,沒有一個人喊累,一想到劃龍舟劃到全運會的賽場上,每一個人心裏都相當自豪。”
隊伍裏的每個人還都有各自的工作生活和家庭需要平衡,31歲的劉春桃隻能將未滿1歲的寶寶交由丈夫照看;正值豐收時節,54歲的張紅梅家中還有莊稼等待收割,過了季節可就錯過時機;有的村民家年豬沒有人飼養,隻能將其賣掉……隊員們把家裏的大小事務全都擺在了身後。不過當大家來到賽場後,一切煩惱化為空,李迎久笑言:“好幾位隊員都是第一次坐飛機,大家都非常興奮,來到這座一流的賽場,人生當中第一次參加這麽盛大的比賽,簡直就跟做夢一樣。”

在田間地頭,他們獲得豐收,在全運賽場,他們一樣能施展拳腳。“當然這一切還要感謝省水上中心對我們龍舟事業的關愛和支持,為我們修建室內蕩槳池,為我們提供封閉訓練等全方位的保障,為我們提供最好的條件,讓咱們普通群眾真正成為了全運會的主角,這份喜悅溢於言表。”李迎久說。

-END-
文/湖北日報記者 張詩秋
圖/省水上中心